他原有一份令旁人羨慕的國企工作。但彼時年輕,壯志滿腔,這份工作有太多條框拘束了翅膀,于是他毅然選擇離職,出發尋找自己的天空。那么,擁有這樣沖勁的人,背后又帶著怎樣的故事?今天,讓我們通過《東家人物志》欄目,走進東家家具吉林長春優秀經銷商郭成軍“從放棄開始”的創業經歷。
人物介紹
郭成軍,于2018年加入東家,目前在吉林長春經營了一間東家·阿禧店和一間東家·胡桃里店。在短短一年時間內,他創建并帶領長春·東家團隊,將東家品牌在長春區域經營成行業典范標桿。
突破自我,重新規劃人生
郭總曾是國企泱泱大軍中的一員,畢業后的他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一家大型國企當一名財會,開始了他最初的職業征程:做著一份穩定的工作,領著讓旁人羨慕的薪資。然而不甘于一成不變生活的他卻漸漸地萌生了創業的想法,用他的話說就是“不喜歡按部就班過日子,碌碌無為一輩子,思想深處時時涌動著創業的激情。”
2003年,郭總懷揣著心中的夢想與執著,他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圈,開始創業投身家居行業。郭總說:“只要方向對了,就不怕路遠,哪怕沒有一鳴驚人,也要堅守初心。每一位苦練成才的人,都必定吃過‘沉下心來、俯下身子’的苦,才能換來鐵杵磨針般的厚積薄發。”
對于人生而言,往往選擇,大于努力!十幾年的創業經歷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——丟掉了當時人人羨慕的“鐵飯碗”,去“下海經商”,闖出一片廣闊的天地。
審時度勢,抓住機遇
談起選擇東家,郭總說是一見鐘情。“我之前跟七八個家具行業的朋友聊天,其中有兩三個人多次提到東家,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,因此對東家的印象特別深。后來在展會期間就特別關注了,一下子就被東家的產品吸引了,就感覺這個產品,這個風格就是我想要的,整個氛圍,產品設計也好,可以說是一見鐘情。”郭總從國企辭職后,在家具行業也打拼了十幾年,所以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行業人脈和資源,在看到新中式家具的光明前景時,他幾乎沒有過多猶豫。
審時度勢,抓住機遇,郭總便簽了東家,18年3月份開起東家·阿禧店,8月份又迅速開起東家·胡桃里店。在簽東家·胡桃里系列過程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,也是這件事加深了郭總和東家的感情。“東家太火了,3月份推出東家·胡桃里,產品太好了,以致在長春區域有好幾個經銷商都想簽了胡桃里,但是挺感謝總部的信任,把東家·胡桃里這個品牌系列給我做。”郭總欣慰地說道。
在問及東家讓他認可的方面時,郭總說道:“第一個是東家的大團隊,每一個東家人都朝氣蓬勃;第二是東家的培訓體系很好——東家大學。無論你是新開店,還是新招店員,通過培訓他們能夠快速地融入東家這個大集體,這一點做的特別好。其他品牌也有搞培訓,但是沒有東家這么系統化,頻繁化;第三是產品的設計更新能力強,像東家這種品牌,我們能跟著走很久。我們經銷商在選品牌,不是做一兩年,而是看長期。”
資源整合,共育市場
談起生意經,郭總更是有一番自己的理解:“盡管市場有淡季,但作為商家不能有淡季的思想。淡季應該是商家店面調整、人員招聘、團隊建設等的關鍵時刻,越是淡季的時候,商家越應加大投入。”他毫不吝惜人力成本,并通過培訓不斷提高店內人員的職業素養,并對員工實行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,不斷的學習和有效的管理體系,讓其團隊業績屢創新高。“我們除了總部的培訓,還有自己店面的培訓。查漏補缺,看員工缺哪一塊的知識,請老師來授課指導。”
除了團隊的打造,在應對市場的激烈競爭,郭總也有自己的一套策略——腳踏實地的“行走”。從傳統的“坐商”模式轉變“行商”模式,開展設計師渠道,品牌聯盟,專屬業務員跑樓盤小區,直接和業主面對面溝通,把銷售渠道前置。“一定要主動地根據當地的市場特點做出具體可執行的方案。”郭總分享道。長春·東家團隊在郭總的帶領下,銷售業績顯著,為東家產品在長春市場的提檔升級、品牌傳播做出了突出貢獻。
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,郭總表示:“聚焦品牌,不能做太廣,只求做深做透,就像一口井一樣,往深挖,直徑不能太大。爭取把東家做到在長春家喻戶曉。”
因為有眾多東家人的艱苦奮斗、風雨同舟,才讓東家品牌有今日之發展。相信未來,我們繼續齊心協力,砥礪前行,定能共享絢爛彩虹!